|
|
|
健走是最好運動之一,但5個問題應注意!时间:2023-05-10 成人最好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身體活動,或75分鐘的高強度身體活動,健走。健走即健步快走,和正常走路相比,健走的運動強度更高。正常走路運動雖然也有益,但由于運動強度不夠,健身效果不是十分明顯。而健走通過加快步頻進行鍛煉,可以更好地達到健身鍛煉的目的,有益身心健康。但如何健走,也是有講究的,健走得法,功效翻倍。健走應注意以下5個問題: 一、要一氣呵成 健走需要達到一定強度才有效,如果健走變成“散步”,就等于白忙一場。走走停停,沒有鍛煉強度的走路,達不到鍛煉的目的。健走不是散步,健走必須要有一定的速度,一般是每分鐘走120步,每小時走6公里。健走最好是一氣呵成,走40~50分鐘,一口氣完成6000步,想要減肥的人群還可以多走幾千步。如果做不到抽出整塊時間鍛煉,也可在工作間隙分次完成,但每次最好連續走夠10分鐘以上。老年人或身體狀態不好者,要量力而行,不要盲目追求步數,以防造成身體不適。 二、要選好路線 健走要選擇適宜健走的路線,理想的健走場所應該是草地、土地,而要避免在水泥地、柏油路等堅硬的地面上健走,尤其別在馬路邊上健走。在地面堅硬的道路邊上健走,會給人一個反作用力,有損關節。在馬路邊健走,來往車輛卷起的塵土和車輛尾氣,會影響空氣質量,吸入污染的空氣有損健康。同時,馬路邊健走也存在一定安全隱患。而在公園的草地或土路上健走,則路面較松軟,空氣質量也好,有利于肺功能的改善和動脈血管的軟化。 三、要善始善終 善始就是要健走前先進行熱身運動,做些伸展運動與暖身運動。穿上運動鞋,如果有條件也可以配備護膝與護踝等。健走前不熱身,會因為暫時缺乏關節液磨損關節,而且身體關節沒打開,活動受限,鍛煉效果也不好。善終就是在結束健走前不要急剎車,停下來之前就應該放緩速度,停下后也要做些舒緩的運動,若帶有水杯,可喝點水,適當補充水分。 四、要小步快走 大步健走容易拉傷大腿內側的韌帶,對膝關節不好的人來說,會加重關節損傷。健走走以小步為宜,腳步不要跨太大,保持膝蓋的彈性。大步快走,會傷到膝蓋和小腿,產生疼痛。另外,健走時是腳跟先著地,腳掌后著地。 五、要抬頭挺胸 健步走應該身體端正,腰背挺直,一般是抬頭挺胸向前走,不可以彎腰駝背,頸椎、脊椎成一條直線,肩膀放松,下頜微微內收,雙眼平視前方。雙臂以肩關節為軸,前后自然擺動,手擺動時要有一定高度,最好做到前不過肩,后不過腰。健走時要注意收小腹,然后隨著運動的頻率慢慢舒展,一收一舒之間能很好地鍛煉腹部肌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