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老年人喝水時間有講究!記住這兩個時間點时间:2023-07-22 高溫天氣容易導致身體缺水,老年人更易脫水。如何健康、合理補充水分? 為此保定市第三中心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楊衛京向本網站記者談到,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對缺水的感知力下降,有時明明身體已經缺水了,卻感覺不到口渴,因此總是無法及時補充水分。再加上老年人免疫能力下降,容易嘔吐、腹瀉,又增加了身體失水的風險,所以,老年人不要等口渴了再喝水,應該主動、規律飲水。 老年人缺水有哪些危害? 楊衛京主任介紹了老年人缺水的五大危害。 一是可導致心律失常。體內水分不足,血容量明顯降低時,會伴有頭暈乏力、胸悶氣短等現象,嚴重時可誘發心律失常; 二是可導致心肌梗死。由于缺水,全身血容量減少,導致心臟灌注下降,心肌缺血; 三是可導致體內有害物質蓄積。慢性缺水時,尿量及汗腺分泌會減少,影響體內代謝物排泄,時間長了造成有害物質在體內蓄積; 四是可導致形成腦血栓形成。血液黏稠度過高,是引起腦血栓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血液黏稠除血脂異常外,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體內缺水; 五是可導致加重白內障。人眼內的體液含量較高,在機體缺水時,會引起眼睛晶狀體渾濁,導致視力下降。 喝什么?喝多少?何時喝?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指出,成年男性每天需要飲水1700毫升,成年女性每天需要飲水1500毫升。對于老年人群,楊衛京主任建議在清晨起床和睡前2小時,分別補充200毫升左右水。 那剩下大約1000~1300毫升水,可平攤到一天6~7個時段里,如果用的是150毫升左右的杯子,那大約要補充8杯左右的水。 老年人由于胃腸道功能下降,喝冷飲可能會刺激腸道蠕動,造成腹痛、腹瀉,因此楊衛京主任還建議老年人在夏季,多飲用白開水或茶水,溫度在30℃以下為宜。此外,他還介紹,夏季大量出汗,除了會造成水分流失,還會導致人體內鈉、鉀流失,因此可以適當飲用淡鹽水,或者少量、適量補充電解質水。 老年人喝水,這些誤區要注意! 害怕尿頻不敢喝水 老年人由于膀胱儲尿能力下降、功能減退等原因,造成尿頻,導致有些老年人不敢喝水。老年人應從自身情況出發,少量、多次飲水,而非不喝水。 晚上睡覺前大量喝水 合并心、腎功能障礙的老年人,夜間應控制飲水量,以免加重水腫。比較可取的做法是在睡前2小時左右飲用溫開水或200毫升低糖低脂牛奶,并避免較劇烈的運動,睡前再盡量排尿,以保障安穩充足的睡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