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處暑養生防秋燥,一定要知道這些!时间:2023-08-23 處暑到了,此節氣的顯著特征是空氣干燥,所以處暑時節的保健重在防秋燥。 一、防肺燥 處暑后,空氣逐漸干燥,肺喜潤而惡燥,因此,干燥的空氣最容易造成對肺的損傷。潤肺可多喝百合銀耳大米粥。其中百合養陰潤肺、清心安神,銀耳滋陰潤肺、養胃生津,大米益氣健脾,三者同煮為粥,具有潤陰潤燥、補肺養心、健脾生津的作用,非常適用于在干燥的秋季食用。 二、防腸燥 秋燥表現在腸胃上,就是容易消化不良,導致大便干結。防腸燥就要潤腸通便,要多吃些潤腸的梨、柿子、銀耳、白蘿卜、陳皮等食物。 三、防鼻燥 處暑后天氣時冷時熱,通常是早晚涼,中午熱。此時節鼻腔黏膜易干燥,很多人都容易出現鼻出血以及鼻炎復發等問題。解決鼻燥問題,可通過按揉迎香穴來緩解。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緣約半指的鼻唇溝中,該穴具有清熱散風,去燥潤肺,宣通鼻竅的作用。按揉時全身放松、舌尖抵上腭,將雙手中指指尖點于迎香穴,待有酸脹感后,再兩手中指或食指指肚順逆各揉搓20~30次,以迎香穴發酸、發脹、發熱為度。 四、防眼燥 由于處暑后干燥的空氣易傷陰津,所以有些人會明顯感覺眼睛干澀。此時,可用少量石斛加枸杞子泡茶喝。石斛有很強的滋陰養肝的功能,肝開竅于目,肝提供的血液和津液可以滋養眼睛。所以,通過石斛養肝是養護眼睛的有途途徑。 五、防咽燥 處暑后極易肺躁、肺熱,而肺燥、肺熱最容易反映在咽喉上,發生咽喉腫痛。緩解咽喉腫痛,可用蘆根荸薺煮水代茶飲,有較好的清咽利喉作用。每次可取蘆根和荸薺各5克,也可再加玄參或太子參6克一起煮水喝。 六、防唇燥 處暑后的干燥表現在唇上,就是口唇干燥或裂口。當環境變得干燥時,水分蒸發會加快,如果此時補水不及時,自然就會出現嘴唇干燥的情況。防唇燥可在每天早上起床后和晚上睡覺前涂一層唇膏在嘴唇上,然后用手指頭的指腹輕輕按摩,以幫助促進血液循環,使嘴唇獲得養分,促進營養。按摩幾下后再用面紙抹去,然后涂一層無色潤唇膏,嘴唇便可變得滋潤。 七、防膚燥 人體感覺最舒適的空氣相對濕度是40%~60%,空氣的相對濕度低于30%以下時,人們就會感覺到皮膚干澀粗糙,需要及時保護皮膚。防止皮膚干燥,可用沙參玉竹燉湯。沙參能潤肺清心,益胃生津,而玉竹可養陰,潤燥,除煩,止渴,所以這款湯非常適合秋天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