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保定故事】野火春風斗古城时间:2023-09-11 《野火春風斗古城》是一部描寫我黨地下工作者的生活和斗爭的長篇小說!兑盎鸫 風斗古城》描述了抗戰時期,華北古城保定我地下黨組織對敵人進行策反斗爭的故事。楊 曉東、金環、銀環等共產黨員,出生入死,不畏艱險;戰斗在敵人心臟,表現了崇高的革命氣節。爭取關敬陶起義,是故事的主線!兑盎鸫猴L斗古城》是一部公認的好小說,它在一定程度上,真實地反映了黨的地下斗爭的復雜性。小說所描寫的是抗戰時期最艱苦的華北敵后抗日根據地和華北日寇占領的城市。在敵我力量對比完全懸殊的情況下,作者李英儒為我們描繪了一個驚心動魄的地下斗爭的故事。 李英儒,作家、書法家、原八一電影制片廠顧問。1913年11月生于保定市清苑縣,1936年投身革命,1937年參加八路軍,曾任記 者、編輯、八路軍某部團長,并長期從事地下斗爭,戰爭年代曾創作出許多短篇小說。 李英儒幼年喪父,家境貧困,主要靠大哥當長工、二哥打短工來維持生活。童年的李英儒也分擔了家庭生活和重擔,他背起小筐去割草,去拾柴。20世紀30年代初,他得到一個勤工儉學的機會——到保定志存中學讀書。利用節假日,為學?磮D書館,掙一點錢作為學費和伙食費的補充。在此期間,他讀了《共產黨宣言》等到革命書籍,接受了革命思想,投入了革命洪流,參加了學生運動,同時也開始了文學創作。七七事變后,為了抗日,他于1938年1月到冀中平原參加了抗日游擊隊,主編《火星報》。同年8月,由文化工作改做軍事工作,被任命為步兵團團長,在大清河及易縣、深水一帶堅持游擊戰爭。 為粉碎日本軍隊的瘋狂“掃蕩”,抗日游擊隊冀中區黨委派李英儒打進保定城,開辟一條由冀中通往山區革命根據地的安全交通線。由于任務緊急,組織上來不及給他辦理片加鋼印的“合法證件”,沒辦法只給他弄到了一個沒有相片的證明信。經過技術處理 后,又填上了個假名字,加上手印。李英儒不顧個人安危,勇敢地闖進保定城。他先找到一家與游擊隊地下黨有聯系的糧店,再由糧店老板與偽省政府經理科科長經過多次周旋,才給他在經理科安排了一個差事。李英儒打入保定偽河北省政府做地下工作,為其后寫 《野火春風斗古城》積累了素材。 為了站穩腳跟,李英儒把每月少得可憐的薪水除留下維持自己最低的生活費用外,全部賄賂給科長。在這樣的危險的環境里,李英儒一面積極著手建立地下交通線,一面目睹了吳贊周、杜錫鈞等漢奸的諸多可恥可恨的內幕。后來他把這伙漢奸的罪惡行徑及丑惡靈魂,淋漓盡致地寫入小說《野火春風斗古城》中,那位經理科長正是小說中李歪鼻的原型。 李英儒完成建立交通線的任務后,共產黨又指示他把內線工作的重點轉移到對偽軍的爭取教育和瓦解工作上來,以此配合共產黨的軍事斗爭。為了更能方便工作,李英儒轉移到保定師范,以教書職業為掩護,利用合法身份,深入偏僻小巷,與保定城里各個層次的人交朋友,通過他們做敵人的工作,以瓦解動搖對方軍心。有次李英儒要送一份重要情報出城,當他騎著自行車快到南關大橋時,突然發現敵人在橋頭加了崗哨,并有兩個日本憲 兵也站在橋頭上。李英儒一看情況不妙,急中生智,翻車摔壞自行車而返回,把情報轉移了。為了盡快把情報送出去,第二天他找到了一個在特務隊的熟人用自行車帶著他,假借到南關公園游玩的名義出城。在沒有日本兵而只有偽軍站崗的情況下,特務隊的人就是大爺,出入城門都不下車。李英儒穩坐在自行車后架上,扶著這個人的肩,旁若無人地出了城,完成了傳送情報的任務。 1938年11月至1939年4月,日軍集中優勢兵力,用鯨吞式圍攻方式,對冀中根據地連續進行了5次大規模的掃蕩。黨組織在反掃蕩中,除了正面作戰對抗之外,迫切需要派遣人員深入敵占區,搜集敵人情報,掌握敵人動向,這樣,地下工作便提到了日程上來。很多同志投入到了這場戰斗,于是另一個戰場開辟了。 保定地下黨組織的同志開展對敵偽軍組織的策反活動。1938年10月,駐保偽保安隊區隊長李之聲率部1000余人起義,編入抗日游擊軍;1944年秋,駐保定飛機場的日軍左元清小隊37名日軍加入了反戰同盟…… 1958年,他出版了《野火春風斗古城》,受到廣大讀者的好評,被譯成多國文字,又被改編成電影和舞臺劇上演。摘自《保定文化故事》主編:李陽山、孫進柱、王簡 注:(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